王宗岳太極拳的環纏手


「環」和「圈」的技術,是中國武術最重要的技術之一,無論是心意拳或太極拳或八卦掌等內家拳,以及其他種種拳術,都不斷地提 到「環」和「圈」的圓形戰技。但是當前各家的「環、圈」定義都是極為鬆散的,極為不精確的。當前武術界對於「環、圈」並沒有想像中重視,大凡一般武者提到的「環、圈」,大多只是「手上繞個圈」或「身手腿繞個圈」這樣簡單的論述而已,其中的方位及細節,則很少人加以重視。

王宗岳太極拳《十三勢》採挒肘靠,所走的方位就是「環、圈」的基本方位;所以相對於其他武術及其他太極拳,王宗岳太極拳對於「環、圈」的定義是極為嚴格的,其運作模式和方位,可以說連一分一毫也不能偏差。所謂運作模式,是指王宗岳太極拳的採列肘靠的運作模式,必須入環才能發揮最高戰技;所謂運作方位,是指王宗岳太極拳的採列肘靠是以斜角為軌道。

宗岳門為了區別王宗岳太極拳《十三勢》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所形成的圓形戰技,和其他各種圓形戰技作出明確劃分,以便於清楚顯示王宗岳太極拳的拳法特色及優點,把凡於合於《十三勢》的圓形戰技稱定義為「環」,而把其他不合於《十三勢》的圓形功法定義為「圈」。從此在宗岳門「環」和「圈」有了絕對的分別,「環」用於戰鬥,而「圈」只用於練功;所以「環」和「圈」的劃分,是從宗岳門開始才有的。

在宗岳門武學中,「環」和「圈」是不能搞混的,「環」是合於十三勢的,「環」有一定的方位,有一定的角度,有一定的身手步法,有一定的用法;而「圈」則是鬆散的範指「環」以外的描圈動作。「環」如果不和「圈」劃分開來,絕對會破壞太極拳方位戰技的,這是宗岳門為什麼要嚴格劃分「環」和「圈」的原因。

現在很多武者,練習圓形戰技時,進步速度很慢的原因,就是沒有確實分清楚「環」和「圈」的差別,甚至完全把「環」和「圈」和稀泥混在在一起,所以無法發現王宗岳太極拳最重要的「十三勢軌道」。所謂「十三勢軌道」就是完全合於王宗岳太極拳所規定的方位軌道,這方位軌道就是「太極拳軌」,「太極拳軌」是人體戰鬥工學的極大發現,王宗岳祖師發現了人體戰鬥工學的簡單「拳軌」,只要順著這個「拳軌」運作,就能夠拳打、挒打、肘擊、靠打,就能夠摔打擒化踢,全部一體成型,就再也不會打出散漫無章的拳法了。

也就是說,當別人練盡天下百家手法之時,你學王宗岳太極拳,只要明白「太極拳軌」,也就是明白「環」就可以了,不必花費一大堆時間去研究記憶每一招的動作,因為只要記得「環」的動作,就可以發展出所有傳統武術各門各派的各種動作,既簡單又有效率,又不會出錯。

學過很多勢架的人,會發現一個困難,那就是長長的拳架一段時間沒打了,就會忘了。有時候是順序記不起來,有時候根本就不記得往那邊打了,甚至有些時候不到幾年,根本就全忘光了。

如果拳架忘光了,能有什麼東西練在體內,既簡單又永遠不會忘記,而且在要用時,能自動用出來的,簡單說就只有「環」而已。因為「環」非常簡單,就只有「正環」和「反環」兩種而已,根本不須要記一大堆招式。

從「環」裡可以發展出「環纏手」,為什麼說是「環纏手」而不直接說是「纏手」,因為王宗岳太極拳只有使用方位明確合於「環位」的「環纏手」,而不使用一般武術不合於「環位」而合於圓圈的「圈纏手」。

所以同樣是「纏手」,王宗岳太極拳和其他太極拳是有差別的,其差別就在王宗岳太極拳由於極重方位的關係,只有使用「環纏手」作戰,而絕不使用「圈纏手」作戰。

「環纏手」雖然只有「正環纏」和「反環纏」,也就是「正纏」和「反纏」的技術,「環纏手」卻完全能夠使用掌拳打擊、挒擊、肘擊、靠擊,可以使用於「敷蓋對吞」的戰技,也可以使用於「摔打擒化踢」的整體作戰,所以「環纏手」所發展出來的戰技,是涵蓋所有傳統武術的打擊技術,而且是更加精緻化的。

宗岳門根據王宗岳太極拳《十三勢》的方位原理,首先將「環位」確定化,讓「環」不再是一個不可捉摸的東西。宗岳門以獨門的「捲落法」,操作「環」的「纏法」,再發展出確定形態的「正環纏」和「反環纏」,並且以五種「纏法原型」將整個纏手的模式定位下來,讓「環纏」的技術,發展成為可知、可練、可成的技術。

宗岳門的「環纏」技術,其精緻度可比擬高爾夫球的揮桿動作。一個外表看似簡單的高爾夫球揮桿動作,所包含高超的技術可以造就出一個高爾夫名將;而一個王宗岳太極拳所發展出來的纏手,包含著太極拳的拳打、挒打、肘擊、靠打,摔打擒化踢等種種戰技,如果練習者能夠仔細去分析其中的道理,體會每一個細節的用法,並且確實把每一個局部動作及整體動作鍛鍊出來,絕對可以發現王宗岳太極拳,之所以是階級神明的太極拳的原因。

而有心於太極拳格鬥技術的武者,更要特別注意環纏法中關於拳打、挒打、肘擊、靠打的基本原理,也要注意整體作如狂風捲落葉的運作模式,鍛鍊出如強大的打擊威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