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宗岳太極拳論video(19)虛領頂勁     宗長  葉金山

由於人的身體是有重力的,所以你站在磅稱上可以稱出身體的重量,但是太極拳可以藉著指掌領勁的缠法技術 ,以掌法引導身步,讓身體在招式流動運行時,藉著指掌的引導,形成強大的拖曳力上升力以及推進力,
我們身體的重力,因此就會被拖曳力上升力以及推進力抵消,因而變得更輕更靈活,這就像飛機以拖曳力上升力以及推進力,來底消飛機的重力而飛上天空一樣,

很多人不明白古代內家,為什麼動不動就愛講動如羽

那是因為真正內家的用技,是採取指掌領勁的懸吊式作戰方式,


這種懸吊式作戰方式的原理,和飛鳥由地面往天上飛的飛行原理完全一樣,


很多人不懂指掌領勁的缠法技術,所以無法了解行如蛇動如羽的技術理論,


所以像內家行如蛇動如羽的技術,在他們眼中就成了可笑的誇大形容,


古人冶金煉丹講飛升不懂的人就字面罵他們要飛天要升天是騙術 卻不知道飛升只是用化學昇華法”來提煉化學物質的技術用語,毫無欺騙之處,


古代內家講行如蛇,動如羽”,不懂內家的人就字面罵內家能像蛇般行動能像鳥般飛翔是騙術,卻不知道這只是內家用技原理的說明術語,也毫無誇大的意思,古人雖然不懂現代事物,但在某些領域上的成就未必處處不如今人,所以在自己還沒有深究事理之前,隨口辱罵古人,往往只會顯露自己學識不足,也會斷了自己承先啟後的因緣,這就是後人不能不小心的,


虛,就是空,就是無,

領,就是統領,引導,

頂,就是上,最上面就是頂,

頂,就是王完岳祖師十三勢行工歌訣中 ,

滿身輕利,頂頭懸的頂頭,虛領頂勁是講太極拳是用空虛如無物,來引領全身之勁的頂端,以產生拖曳力上升力推進力等種種力量,以減低身體重力對運動的遲滯,讓身形能更輕靈多變,所謂的頂頭就是上頭上面的意思,


很多人把頂頭誤解為頭頂,說成是頭的上面,於是藉此要求打太極拳要頭正身直,頭身似牌位,這是嚴重錯誤的,這個錯誤會造成拳架不能摔人,因為摔人時身體一定要彎曲,所以要求頭和身體直立似牌位,會使拳架不利於摔人,所以絕對是錯的,但是也有一些太極拳,打拳架和講理論時要求身形正直,但是用技摔跌時卻又可以彎曲身形,這種理論和實用矛盾的拳技,如果真的很能打,就自有他本身對自我矛盾的容忍性,和調整自我矛盾的能力,所以我們外人是不必要也不能更不應該去否認他們的成就,


但是王宗岳太極拳是論用一體不能矛盾的武術,所以我們的理論和技術必須是一體不悖的,以人的身體結構而言,用技時如果身形直立我們的頭部就是頂頭,如果是彎腰朝下,我們的背部就頂頭,如果頂頭能夠虛領,身形結構就有表面張力,不會坍塌,如果頂頭不能虛領,身形結構就會塌陷,所以虛領頂勁,可以保持身形的結構表面張力,不至於坍塌,


以戰技而言,太極一氣流動用技,無論攻守都是以手法為先導,所以手和指掌就是太極拳身形步法的頂頭,這種以掌法來虛領頂勁的技術,會形成一種極為特殊的懸吊系統作戰方式,所以古內家講西山懸磬”,王宗岳祖師講頂頭懸”,這兩個字都是講懸吊系統的作戰方式,並不是單純地指身形結構的虛領頂勁,這點是大家千萬要注意的,否則太極拳的虛領頂勁,就和其他拳術講的頭容正直沒有什麼不同了,


所以從內家到王宗岳太極拳,都是一貫維持懸吊系統的作戰方式,這是內家的基本精神,從家到太極拳都沒有變也不能變 ,變了就不像內家,和懸吊系統作戰方式相反的,是千斤頂系統作戰方式,


懸吊系統作戰方式,像是用線懸吊的傀儡戲,從上面來操控戲偶,

而千斤頂系統作戰方式,則是像布袋戲從底下來操控戲偶,


所以懸吊系統作戰方式,像吊繩的傀儡戲,講究上面的懸吊技術,


千斤頂系統作戰方式,像手在下方支撐的布袋戲講究的是下面的支撐技術,


武術懸吊系統作戰方式注重以掌法操控身步,

千斤頂系統作戰方式,注重腳底操控身手,

這兩種技術完全不同有如天壤之別,若不知道其中差異,就完全不能了解古代內家的用技和外家的差異,


現在全世界太極拳,所用的幾乎都是布袋戲的千斤頂技術,全都是以湧泉法為主,根豦當前各家各家前輩出版的太極拳著作,以及各家過去所發表的資料文獻來看,全世界太極拳目前只有宗岳門,是採用懸吊技術並以指領法為宗。


所以宗岳門太極拳的練法和用法,才會和當前各家太極拳完全不同頂勁即是頂頭頭上上面上升力拖曳力推進力,虛領頂勁就是要以虛空如無物一般,來領導操控頂頭上面的上升力拖曳力推進力,使身體上下前後左右的變動都能靈活自如,像直昇機般能升能降能進能退,為什麼頂勁要虛領,那是因為太極拳懸吊系統的上方手臂,一定要虛空如無物,這樣才夠像繩索般柔軟或像鐵鍊般能折疊,這樣底下被懸吊的身步才能自由活動,如果懸吊系統上面是用剛硬的鐵條來懸吊,那底下就完全不能動了,很多人應敵時,身體僵硬不靈活,總以為是身形沒練好卻不知道這是手部僵硬所造成的,因為僵硬的手會讓身體更難變動。

 

王宗岳太極拳論video(20)忽隱忽現

練太極拳手僵硬的情形很多,

自己練技時手是硬的這是程度最差的,沾粘到敵人時手出現硬,被人撥動時手出現硬,走化時手出現硬,反沾別人時手出現硬,被人拿住時手出現硬,拿人施技時手出現硬,

這些都是沒有虛領頂勁,都不符合太極拳的要求,也都練不出真正太極拳,

懸磬來說,用柔軟吊繩將玉石做成做的磬懸吊起來,這時整個磬的重心下沈即如氣沈丹田”,但是因為懸吊的上升力抵消了重力,所以被懸吊的磬就會變的很輕,只要微風便能吹動它 ,就像一口大鐘置於地上,重力加上磨擦力我們很難推動,但用繩索懸吊起來之後,雖然重力向下沈,但被繩索的上升力抵消了,所以我們往往能輕易推動這個大鐘,這就是懸吊系統作戰方式,移動身形會比較快而且靈活的原因,

一個上下都硬的東西,像一個裝水的保特瓶,我們輕推它瓶口,它連瓶底都會被我們掀翻,因為他上下堅硬,一處被推動全身都動,一推瓶口重心不穩全瓶傾倒,但是如果是一個大塑膠袋裝水,我們往它袋口推,它袋口輕移,下面整體卻動都不動,因為袋中之水的特性就是頂頭虛領重心下沈,所以我們動它不易,

太極拳就像這樣,所以上有字下有字,這就是王宗岳太極拳的虛領頂勁氣沈丹田,能夠虛領頂勁氣沈丹田,全身就能夠以懸吊方式進行作戰,重心就能夠不偏不倚,保持動態中的穩定,全身也都能像氣或像水一樣安然舒展自然流動,這樣就能完全做到太極拳說的忽隱忽現

這是因為,當我們利用虛領頂勁的懸吊技術之後,移動變化會變得很輕很靈流動很快,這樣輕靈流動的太極拳就像氣或像水一樣,如果你去推氣被推的氣也不會擋你,它在你手的前方就忽然隱去不見了,常你的手停下來這氣水集中過來它在你手的前方又忽然顯現了,你去推水,被推的水跑走不見了它忽然隱了,你不去推它,它又集中過來它又忽然現了,這就是太極拳能夠忽隱忽現的原理,因為太極拳是追求鬆柔氣化的拳,才會有這種技術的呈現,

各位從我的講解中,慢慢可以發現,王宗岳祖師在太極拳論中,所講的每一個字,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技術義意的,太極拳論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實實在在的,在說明太極拳各種技術原理的,太極拳論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不是隨隨便便寫下去的,就因為祖師拳論的用字精練,所以我將拳論中的文字,一字一句釋放出來時,才會有這麼豐富這麼精闢,這麼令人讚嘆的內容可以說明,絕不是因為我個人的學問好,絕不是因為我個人的口才好,才能口若懸河講得天花亂墜,實在是因為王宗岳祖師的文字中,隱藏著無窮無盡的原理精深的奧義,即使我費盡唇舌也無法一次就講得圓全通透,讓大一目了然啊,可惜這些文字對於那些不通拳理的人來說,卻是一種痛苦的折磨,因為他們只能見到文字外表,根本進不了文字裡面的技術原理,因為他們完全是有看沒有懂啊!

所以王宗岳祖師的太極拳論對他們來講,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們才會覺得,王宗岳祖師誠誠懇懇寫給後人看的拳論,都是誇大的話,都是自吹自擂把太極拳吹噓到很偉大的形容詞,所以他們才會看輕王宗岳祖師,以為王宗岳祖師只不過是他們眼中的平凡人,所以他們才會叫人不要讀太極拳論,其實王宗岳祖師是用盡心思,將他一生所學的武術精隨,用這些再三推敲的精煉文字,來詳實紀錄太極拳的技術原理,好讓有緣的後人來繼承他的武學,可惜過去武者大多學養不足,只會望文生義,郢書燕說,根本無法參透拳論文字背後的技術,王宗岳太極拳才會一直塵封在文字之中,不被今天理解,甚至還被今人誤會,這是非常遺憾也非常可惜的啊,我們今天發願作為王宗岳祖師的繼承者,一定要好好用心研究太極拳論,要用現代人能聽得懂的話來解說,讓他們能夠明白拳論的義理,這樣我們才能不負先人,無愧後人,為王宗岳祖師的太極拳,擔負起承先啟後的責任啊~

 

 

*****

我想補充一下,因為我想外家的人,常常說我們**拳也懂太極拳論,所以他認為他學到的太極拳的鬆就是,不犯硬而已,對我們專業學太極拳的人來說,我就覺得根本就不夠,因為那只是第一項要求而已,我看宗長的太極拳論註解真是針針見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