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 Mar 22 Mon 2010 14:40
好久以前的王建民-我們怎麼認為
- Mar 21 Sun 2010 23:33
軸心教學20100321
- Mar 18 Thu 2010 00:09
罡氣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 2010 03 16
罡氣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 作者 宗長 葉金山 |
|
2010/03/16, 週二 | |
「罡氣」是王蘭亭太極拳特有的力量,是依王宗岳祖師的八卦五行方位技術排列,而以「串子術」展現出來的。 |
- Feb 27 Sat 2010 23:02
柔-閃戰-如風
宗長最近教我們的進度是脫身換影,學習中有些小小的感想跟大家分享。還記得以前教三角型陷阱時,附帶要學習的一個項目就是學會轉九十度發人,那時需要餵勁的人很準的讓它發出,以及上翻肘都用到一樣的轉身練習,還有學習3式一線以及反身大纏的小纏模式等將對方送到身後,後來是學習推法,一開始還是需要對方配合,後來無力技術學習之後,其實就已經進入縮短攻擊時間的武術,這中間輔助學習的腿法揉身,更是有用。然而最重要得竟然還是這年來串子和再按的技術,終於可以學習脫身換影,
有人見到宗岳門的示範,以為愛出力,以為摔拿不是太極,可是他們不知道我們為了學會脫身換影,學了以上多少技術,每一項都是10幾個小時的淬鍊,在此向發展出這樣高明技術的武林前輩至上最高敬意。
當初聽到閃戰,站煞,騰挪,走弧這些名詞都覺得真是有趣,
- Feb 06 Sat 2010 11:12
2010 02足球NEWS
- Jan 29 Fri 2010 15:44
鄧師兄第一次上課2010-01--暨回覆
- Jan 22 Fri 2010 08:14
陰陽相濟--
首先節錄 宗長的文章
-------------王宗岳祖師說:「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意思是說,當對方要在你手上「拆點」時,你的罡氣點不能讓對方的罡氣點離開,也不能讓對方的罡氣點變換位置,要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一般,永遠盯著對方的罡氣點,要讓他的罡氣點保持在同一位置,絕對不能讓他換點。
- Jan 20 Wed 2010 16:12
廣州佛山行1/27-29
- Jan 20 Wed 2010 11:28
為什麼你不退
就像世間所有學氣功的一樣,每個人都認為他的老師就是最好的,但是我想那通常是因為沒有遇到大師。
假設你的太極拳老師是張三丰,我想你應該不會想再去跟少林寺學他們的陳家太極拳。
很多人會想說我是不是也重了毒,被陷在這個幫派中再也出不來,哈哈哈,真是有趣的想法。
- Jan 15 Fri 2010 10:51
專業的期許
我的正職是中醫學,因為我可以以此謀生。
我的兼長我自認為是宗岳門太極拳,因為我能夠教學,能夠將此專長轉換成其他領域,能夠分辨別的太極和我有何不同,甚至別的武術和我有何不同。我個人是非常自豪。
- Jan 15 Fri 2010 10:49
反對公開教學內容
作者 宗長 葉金山 | |
2010/01/14, 週四 | |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宗岳門已經建立了完整的教學體系,也完成了館長教練的培養;最近我們也對外正式公開我們的王蘭亭「王道人太極拳64式」。在王蘭亭「王道人太極拳64式」正式公開之後,我們更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 Jan 15 Fri 2010 10:46
王道人太極拳64本式及44轉接式共108式名稱-宗長
|
||||||||||||||||
|
- Jan 15 Fri 2010 00:41
小考
- Jan 10 Sun 2010 21:43
罡氣點的作用說明- 阿凡達版
納米手臂星上有很多很多居民,大致上在尺骨附近,還有白肉附近有一些有用的地區,叫做納米人,他們有納米星神奇的宗岳規則,完整的發揮合作的效益!!!!!!
宗岳規則1: 每天戰鬥只准一個納米星人帶槍,所以帶槍眼睛睜大的納米星人叫做"罡氣納米星人",其他的人只剩下原始本能,能在"罡氣納米星人"指揮協調下逃跑,但是沒有有效的弓箭,他們利用戰鬥樹,閉著眼將能量全部 送給當天的"罡氣納米星人",所以其他人很虛弱,不太能受到敵人攻擊。
宗岳規則2:"罡氣納米星人"的選擇辦法,是以誰第一個接觸到敵人,誰在一瞬間立刻變成當天的當然"罡氣納米星人"。
- Jan 03 Sun 2010 16:57
你學的太極是甚麼樣的太極--以鬆論
我的學生在外面新公園跟人家練習,他說有的老先生好鬆; 我的父親練楊家別的100多個架勢的太極,回去時他也要跟我說他鬆是結合意氣一起練,也很有威力。有的網路參訪的拳友,也說他的老師師組,純粹是以鬆化,不能有一絲絲抵抗,所以發展出他們太極拳自然有的威力。我的另一個學生則滿足了我的好奇,他說他學太極導引,啊,這是我大學時代覺得應該很鬆的太極,但是他問的問題似乎告訴我,只有螺旋旋轉,那個螺旋旋轉,似乎也還帶著要讓螺旋旋轉的那個力。
我在醫院教中醫傷科,學生有時學過別的太極,但是我一問他,鬆-如何能克制敵人,或者鬆要如何贏,或者鬆要如何不輸,再問鬆要如何勝過敵人,要如何勝過敵人的大力,四兩撥千斤,你確定你能撥嗎 ?
再者我問他們,傷科推拿,要用力嗎 ?
- Jan 01 Fri 2010 16:39
宗岳門 萬蓁道館2010年上課放假預定日曆 庚寅年
一 月 | 二 月 | 三 月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2 | 1 | 2 | 3 | 4 | 5 | 6 | 1 | 2 | 3 | 4 | 5 | 6 | |||||||
3 | 4 | 小寒 |
6 | 7 | 8 | 9 | 7 | 8 | 9 | 10 | 11 | 12 | 除夕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春節 |
- Dec 31 Thu 2009 16:56
宗岳門王道人拳架班 林口
- Dec 21 Mon 2009 02:41
太極拳的凌厲肘擊--宗長文章
中國推行的「散打」比賽,禁用「肘擊」,確實令人遺憾。或許當前很多傳統武術和太極拳從來不用肘擊,甚至不會肘擊;但我們確實不會不用肘擊的太極拳,因為「肘擊」是王宗岳太極拳《十三勢》的根本戰技,如果讓王宗岳太極拳不用肘擊,就等於是讓王宗岳太極拳滅亡。
王宗岳太極拳的《十三勢》「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顧盼進退定」,就包含著極為重要的「肘擊」。在太極拳的學習過程中,如果不懂太極拳肘擊的技術,絕對連掌拳和其他各種戰技,也必然都是全面錯的。
「肘擊」是王宗岳太極拳的根本戰技,它和「採、挒、靠」是連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禁用肘擊,太極拳《十三勢》的戰技就會形成一個大缺口,等於是綁著手去和別人打鬥。
- Dec 09 Wed 2009 09:52
跆拳新聞200912--PAPRT FROM YAHOO
東亞運 曾敬翔出院 不爽南韓做法
2009/12/08 15:59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香港8 日電)昨天在香港東亞運跆拳道場上被南韓對手犯規擊敗的中華隊選手曾敬翔,今天出院,還趕到跆拳道賽場為隊友加油。曾敬翔表示,被打到後完全沒有意識,也很不爽南韓隊做法。
- Dec 06 Sun 2009 22:21
罡氣循序漸進的學習
罡氣循序漸進的學習
- Nov 11 Wed 2009 10:41
邏輯清楚
邏輯清楚
我不是數學系的背景,可是我知道也有強烈的邏輯概念,邏輯不是數學的專利,很多事都是可以這樣的背景分析,
只是他常常被侷限成"道理",我覺得身為中國人應該最能明瞭其中的差異,但是我今天想由別的角度說,
- Nov 09 Mon 2009 21:18
宗岳門太極拳-「王道人太極64式」王蘭亭真傳 真正技擊用的鬆柔太極
- Nov 09 Mon 2009 17:30
google 王蘭亭
李瑞東先生于清朝咸豐元年正月初二日出生於武清城內一殷實之家,父親李小歧,縣衙吏員,精通醫術,家有良田四十餘傾,房屋八十余間(李宅是一座極具藝術價值的古建築群),並辦有藥材生意,開“濟生堂”藥店一爿,在當地聲譽極好,生意興隆。李瑞東先生自幼年起即癖好拳棒,初練少林等外家拳術,青少年時代跟隨河北饒陽戳腳門大師李老遂先生學習河北名拳戳腳拳法。青年時代與大刀王五(王子斌)結義金蘭,互換拳藝,得王五所傳“山東教門彈腿”之精妙。
李瑞東先生天資聰穎,甚至有過目不忘之能,且練藝十分刻苦,到了成年時,已經練出了一身超群的武功,而且屢戰屢勝,未嘗敗績,所以在當地很有些名氣。
光緒六年四月廿八日,忽有京城端王府管事官姓王,名永泰,號蘭亭者,(時年五十有餘)奉差由京赴坨,從武清經過,因蘭亭與李家乃世交,順便到李宅看望李瑞東先生之父李小歧,並借宿于李宅。王蘭亭(永泰)乃太極拳大師楊露禪之大弟子,早年學十二連拳周嶽圖(為心意拳的一個分支),後隨楊露禪學習太極門拳藝,得其真諦,露禪師逝世後又于光緒初年拜董海川先生為師學習八卦門技藝。蘭亭所練皆內家拳術,武功早已出神入化,但其深藏不露,為人謙和,待人彬彬有禮,從不與人談論武技。這一次也是緣分,蘭亭在李家受到了款待,晚宴後與李瑞東燃燈閒話,二人偶然談及拳勇,越說越投緣。隨之,到武書房大廳內一試身手。結果李瑞東先生三戰皆北,先生想自己苦練多年,竟然一敗塗地,情緒十分沮喪,後問蘭亭所學何門,為何師所傳,並問京城有一最著名者楊班侯是否認識。蘭亭答道:“他非外人,乃是我師弟,楊老師之次子也。”李瑞東先生此時方知得遇真傳,跪拜於地,欲拜蘭亭為師。蘭亭因兩家為世交,與李瑞東同輩,所以不肯為師。後蘭亭代師收徒,二人結為師兄弟。此後,李瑞東隨師兄進京,在端王府當了莊園處的官員(為從五品)。因莊園處的公務為季節性,一年中僅有秋後一段時間忙一些,而平時絕大部分時間賦閑,所以李瑞東先生將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拳藝中。
- Nov 07 Sat 2009 23:52
拳架 套路
宗長最近使出殺手鐧。拿出珍貴的寶物,王蘭亭的太極拳,據說是楊露禪傳下來第一套有套路的太極拳,
其價值不菲,一個之前都不教套路的門派,為這時忽然又跑出套路,
「王道人太極64式」是出自在武林聲望如日中天時,斷然隱入深山道門修行的內家高手王蘭亭所傳拳架,「王道人太極64式」的特色是:「罡氣為體、技擊為用,式中有式、變打無窮;質本神明、貌若凡形,淺嚐其妙、即可養生。」
- Nov 02 Mon 2009 04:48
小纏的難題200911
- Oct 30 Fri 2009 08:08
小纏發勁-影片; 拳套教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PO5AxyL9xg&feature=player_embedd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18AKL5o2f8&feature=player_embedded
我常常想,放這些影片,真的一定會被"自認常常格鬥的人"誤認為是FAKE!!!
- Oct 28 Wed 2009 10:27
小纏教學經驗 +Q& A
小纏難在直,
這段話反覆出現在前幾次的教學中,不論是宗長教我們,或是我們教學生都是這樣,
學生對於肘部在發勁中的定位不明,因為他做出大纏,表示肘定位是可曲的,要曲的,得曲的,才能將身引進,而對於小纏中肘部盡可能"不彎""不再彎""直"又要達成推人出去的目的,深深表示他觀念要重洗,
- Oct 18 Sun 2009 22:47
宗岳門王道人太極64式套路
宗岳門王道人太極64式套路名稱
01.太極起式
- Sep 29 Tue 2009 01:46
小纏何時會用到!!YOU TUBE
新的三位師兄未學過小纏
對於小纏何時會用到有些困惑!!
小纏的使用,在於攻擊的成分的意念加重,加重到化的外型越來越少,這可以從剛開始練二起手時,還需要有很多反身大纏、呼吸後退的觀念,到後來幾乎不退,不屈也能贏。
- Sep 13 Sun 2009 22:21
近身不轉身不橫移練習
- Sep 12 Sat 2009 22:27
很難的薄膜理論
宗長上課說,這是數學上是否有東西可以解釋,想想還真是難解,因為這牽涉到"前提假設的問題"
我想想其實在金庸小說中郭進是練成類似這樣的功夫,因為他看天罡北斗鎮本來要由7人演練,但是他抓到訣竅,改由一人擔當其中重要的關鍵在於誰領導陣的樞紐,誰就能掌控而贏,
在一個前提下: 若是這是假設存在的功夫,
- Sep 12 Sat 2009 04:49
13.能反制強壓的不脫手反制術才是真的。/15
13.能反制強壓的不脫手反制術才是真的。/15
學生在練習被壓制要作出"結果是掙脫敵人和還攻擊敵人"的結果時問說"這樣被壓著,如果要"逃脫"才能打人,那我非得往後逃讓敵人追不到,這樣作看似有理實際上一試為什麼失敗?????
我回他們說"因為,宗長對我們是高手,我對你們也是高手,高手不會有機會讓你跑的,只有"低手""肌肉力使用很多手"才有很多機會讓你跑掉,
- Sep 12 Sat 2009 04:37
12.串扎重實而不打輕拳才是成功的訓練。/15
- Sep 06 Sun 2009 21:35
反身大纏中的摔技
反身大纏中的摔技
初學反身,一定被滾鑽磨過,還被老師搓過手臂,熟悉四項身型,說合格才繼續,又常常要求身腿先轉且合乎規矩,不會任意往後坐下而斷勁,要求手型作出球型,很多剛開始都會初學者覺得不懂的動作,在進入應用法之後,就慢慢的知道若是不這樣作,就無法達成技擊目標。但是加入摔技要求,這是屬於是新的部分加入,新+舊的動作就會將舊的動作徹底驗證,是否盡得其精隨之本卸拆變,是否走化漂亮,是否能完全我身自由,這就是功力,同時要求大動作變小動作的練習,金庸小說中說,練摩訶掌?還是甚麼掌,每練一次就如同下地獄一層,各位師兄想必最近一定有有如此深的感受,我們每項功法來來回回至少4.5次,有師兄或是門外人問說"難道不能一次就教完嗎 ?"
我的回答是,若是你一次就能把第一層身型全部到要求,再教第2 層又立刻達到要求,因為每加一層要求的筋、靈敏度都調高,若是你也能立刻答到,我相信大家都會願意趕快教給你功夫,事實上很難啊 !!!
- Sep 06 Sun 2009 04:55
看看吧
- Aug 20 Thu 2009 08:15
動作-順勢 反應200908
- Aug 18 Tue 2009 19:50
樁-內勁之延伸-基礎觀念200908
樁是內家特有結構,特別的不是在於他練習的外形,而是在於內在的鍛鍊,以前人說這是秘密,不會隨便傳,因為太簡單,講完還會有人不相信,真的,這樣某程度來說就不利於學習嗎!!
但是各位都有覺得荒謬以及對的練武觀念,那些你覺得荒謬的部分,如果哪天鹹魚翻身,變成大家都知道的寶物,當初沒練的你不知會做何感想?但是即使這樣說,我們也不會輕易將我們認為荒謬的變成我們應該相信的部分,對不對,因為這不合邏輯嗎 !!
所以跟學生說這段觀念時,就得重複講好幾次,而且還可能分次講啊 ,第一次和第2次講可能隔1年,可能就是等到像教環一樣,或是小環打時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