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 Apr 20 Mon 2009 20:32
20090419 托 PREVIEW
- Apr 20 Mon 2009 17:45
20090419上課記錄-托
- Apr 14 Tue 2009 22:42
太極拳推手比賽--別家前輩的的感想---我的想法
- Apr 05 Sun 2009 20:55
宗岳太極拳鐵臂樁
- Mar 31 Tue 2009 15:35
根梢與遠近
- Mar 26 Thu 2009 21:57
太極拳好不好學
太極拳好不好學
太極拳真的不好學,尤其是宗岳門太極拳,一般的拳術攻擊就好好攻擊,像是拳擊跆拳空手道,拳腳攻擊就是了,化解,有,等到你昇高段時,就會要考筆試好像劍道一樣,然後就學太極拳,學到好像柔的化法,所以就橫畫圈,認為這就是學會2拳的優點,然後就說也懂太極的環,之前我還為了這個跟空手道的前輩網路互相爭言不止,只為了我認為那不是環,關於環與圈的差異請見網站內許多說明,因為我覺得爭議的點是在於,門門有專攻,空手道學久就等於懂所有拳術嗎???我相信其他武術是不認同的,尤其是你若說我學久就懂了跆拳的迴旋踢,這就很怪很怪,而太極拳的部分,是因為他講述的沒有操作型定義,看起來像基本理論,所以就被人家吃豆腐,說他也懂,真是!@#$!@$,讓學很久太極拳的我們,會覺得你又不是真的懂,幹嘛講成這樣。
若是合氣道,表演性質多的,就多在化解技術,可是面對別種武術,再說啦,反正我們只要表演,
- Mar 21 Sat 2009 22:00
葉問觀後記錄preview
2009 03 20 雖然甄子丹說他練這拳也不過就這小於一年的時間,可是卻獲得葉准認同,因此我想以這樣來分析也不為過,但是莫以為我說不出詠春之特點,尤其是優點部分,影片表達的人格清楚而明顯,是另一個賣點,這是無庸置疑的,也是值得尊敬的,因此我說的純粹事就拳理上討論,雖然是電影也可窺其特點。但是此篇文章卻是為學生而寫,因為我想表達我學的宗岳門太極和影片中的打法有何殊同之處:
我記得以前我看臥虎藏龍,嚴格的標準來說,就是請用慢速度看,章子怡楊紫瓊那場就會發現刀還沒到,椅子先破了,很有趣,所以我看這麼快的速度,我也會等同檢視,尤其是針對快速度。
另一個部分,和播放速度較無關的是,格擋還是走黏,我將會用影片剪輯說明。
- Mar 21 Sat 2009 21:05
葉問觀後記錄
- Mar 15 Sun 2009 03:02
小環 2 preview
- Mar 14 Sat 2009 16:33
小環(2)影像
- Mar 13 Fri 2009 09:02
太極拳學習的過程背景
在很多系統中,是否能傳承為一個重要的點,舉例來說,你個人的功夫再好,可是只有一人,無法讓人認同學你的功夫,這就有落差,所以以前的人說"尊師重道",傳承&準確 應該是並存的兩件事,缺一都可能變質。
早上,我聽我們一個專門看氣功門診的醫師演講,雖然我們是不同的派別,但是他說了一件事,很實際,學生很多,可是真正練得下去的少啊,我想這正是氣功教育上一個點,其實在收太極拳的學生也會發現,有很多人剛開始好像很有興趣,
- Mar 11 Wed 2009 12:24
槍型的最終討論20090308
- Mar 11 Wed 2009 07:19
王宗岳太極拳論video(21)-
- Mar 09 Mon 2009 21:54
王宗岳太極拳論video(19)
- Mar 09 Mon 2009 20:02
永興國小 從習武中練就一輩子的品格--轉載
- Mar 09 Mon 2009 00:17
槍型最終討論 PREVIEW
今天終於和張師兄確定當初教槍型時,少了甚麼東西沒教,因此結束今天課程,我反覆再整理一次,槍型教學的背景想法: 槍型 :看起來不過是手臂伸直,有何重要????
因為手臂伸直之前,受到外力,會有一段時間和對方被強迫接觸..., 在這邊,我引用太極陰陽魚來解說,...市面上的太極都流行這樣的想法,他先將身體重心,尤其是後面的重心再往後移一次,所以要一直坐後腿,WHY NOT BE GOOD?因為面對...
二是我自己分陰陽, 之1 我的陰陽手往前... 之2 我的陰陽,有訓練過,上翻肘...大纏大纏,動作看起來就會很大,
- Mar 08 Sun 2009 07:23
日字衝拳? 觀念篇
- Mar 08 Sun 2009 07:12
日字衝拳?PREVIEW
2009 03 張師兄那時講"日字衝拳",還是我第一次聽到,
今天宗長說,目前看到的都是講"拳頭握拳像日字",重期師兄就說"明明像目字"!對啊,所以宗長說,"日字應該指
這就牽涉到一件事,就是守中線這件事...
- Mar 07 Sat 2009 19:59
小環打 (1)具體名稱心得
- Mar 06 Fri 2009 09:08
友人訪後留言心得
幕兄留言:
李醫師您好~感謝你那天的指導,讓我對太極拳多了一番新的體會!不過我對宗岳門有一衷心的建言,若有不當之處,尚請海量汪涵!我認為"宗岳門太極拳"應改成"葉氏太極拳"或"葉家太極拳"較為適合,不但市場接受度會較高,且推廣發展會較為容易,其原因有三 ~
其一、現代中國武術之分門別類,非以"門派"為基礎,而是以"拳種"為依據,因此不論楊、陳、孫、吳、武之各家,不論規模之大小,發展之源流,皆匯合於太極拳之下,亦只是"太極拳"之分支,換言之就現代社會而言"太極拳"本身即是門派(換成其他如~詠春、八極、八卦、形意、長拳、洪拳等拳種亦然),人人皆習慣以拳種作區分,不善於以門派作區別;所以"宗岳門"三字雖以拳論為背景自創品牌而獨樹一幟,但對社會大眾和一般武者而言,卻會造成一種莫名的距離感,而不易親近。若是改為"葉氏"或"葉家"則不但符合現代社會之潮流(其實也符合傳統的太極拳文化),推廣起來也會事半功倍!
- Mar 05 Thu 2009 19:42
太極拳的雙手快速連擊短打
2009/03/01 太極拳的雙手快速連擊短打 作者: 宗長 葉金山
最近詠春電影「葉問」,南方拳主角姓葉名問,北方拳主角姓金名山找。編劇大概是以有陰必有陽的想法,只要有人問問題,就一定有人找答案,所以南方師父既名叫「問」,北方師父就應該名叫「找」,只是兩人名字合起來好像是「葉金山問找」,好像是宗岳門的宗長既問問題,又自己去找答案,也是怪怪的無巧不成書。 |
- Mar 04 Wed 2009 00:03
聽勁(379)--這篇是我3年前的心得
- Mar 02 Mon 2009 01:58
宗岳門太極拳快在哪-附定槍法8 200902
200902 這個題目,在這個時間點,就是"甄子丹演的葉問"上映之時,真的非常非常敏感,可是沒辦法,今天一上課,宗長就提了,我也就順便把心得寫一寫。
大家對詠春的快相信不用親自去體驗也會有感覺,我也相信他很快,但是我們學拳,尤其是宗岳門太極拳一定要在這件事情上跟其他太極拳作一分別。
如果今天別家的太極拳學生他們的老師,"老師,我要不要再去學詠春,因為他好像比我們快好多喔"我不預設別家太極拳老師如何回答,因為過半年,出現八極拳,很多熱血的青年又會問太極拳老師一樣的問題"老師,我要不要再去學八極,因為他好像比我們猛好多喔",接下來有泰拳,跆拳,.......我想這就是學太極拳的生態,只是大家要不要面對而已。
- Mar 02 Mon 2009 01:56
A先生訪(暫不公開)
- Feb 27 Fri 2009 08:49
以槍入拳的槍形推手
- Feb 25 Wed 2009 11:10
鼓勵學生多寫作
鼓勵學生多寫作
若是你是學少林,你有時也得把師傅教的運氣心法編成口訣,以後自己才好記,而宗岳門太極內家部分,小東西好多,通常不寫起來,以後只記住重要觀念,小東西小螺絲忘記要鎖好,就會越打越接近外家拳的觀念,譬如,出拳要螺旋轉是對還是錯? 所以我鼓勵各位師兄,有空寫一寫心得,因為內家有一部分是拳理通才會通,不是靠打千遍才成功。
- Feb 21 Sat 2009 00:28
宗長纏法教學影片 感想 回應
- Feb 17 Tue 2009 19:32
960120 反向翻筋及發勁
- Feb 17 Tue 2009 16:30
摟膝抝步 立*推手(349)20060210
20060210
摟膝抝步 立*推手
常見吧
- Feb 17 Tue 2009 11:47
保護身體 20071016
20071016 練拳會不會傷身體
會
即使是太極拳都可能
- Feb 15 Sun 2009 23:53
犯硬
在練習有關樁的基本功時,發現有些師兄弟想得太複雜(對我們來說,動作要領很多,但是用起來卻是很乾淨俐落,複雜就是動作拖泥帶水太多),因為宗長才說,犯硬就是其中第一必打的,之前修謝師兄的動作,其中一項就是明顯犯硬,其實宗岳門講犯硬,和鬆檢查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發現謝師兄在基本的三角形樁時,我從尖處推,總覺得不穩,之前我說他基座不穩,所以接下來發出去動作都會有問題,這邊整合來說,就是兩個觀念沒有釐清:
1.以單手來說,大致上只能留一個意點,這是在操作樁型的擴展時順便練習的,也就是由三角形變成渾園樁的過程,
想法不是"掤手一般,保持大園,園周上都是虛點,只以腰腿為根",我們只留一個最強的意點,所以不用說:
- Feb 11 Wed 2009 08:06
談太極拳「力不出尖」
- Feb 05 Thu 2009 06:51
「結構正力」是致勝的關鍵
2009/02/04
- Feb 03 Tue 2009 07:31
002 推手中的推-200501--宗岳門文章心得
200501
**大部分是宗岳門的文章****雖然只會放一天就隱藏 仍對葉師不好意思 各位見諒*******
940103
- Feb 03 Tue 2009 07:01
內家融「合擊控制法」與「分擊破壞法」於一體--暨推法進度
2009/02/02 內家融「合擊控制法」與「分擊破壞法」於一體
作者: 宗岳門 葉金山 「走、粘」是「合擊」,「合擊」是一種「控制法」,「走、粘」之後的「斷打」是「分擊」,「分擊」是一種「破壞法」。 |
- Jan 30 Fri 2009 22:23
四兩拔千 斤拔什麼? -宗岳門文章解析20080120
- Jan 21 Wed 2009 07:27
重練基本推手(103)200402
2004-02
今日又重練基本推手
還蠻多體驗的說
- Jan 20 Tue 2009 00:07
含胸拔背(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