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十 2009/3/30 ---上翻肘+無力而右轉身推摔 反身大纏4 推2 

其實今天主要是教 轉身90度 發勁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律,不能違反「移位挫掀」。

從龍形到虎形以及從虎形到龍形的「移位、位移」,是移身出拳或出腳的前置攻擊動作,也是移重心到另一隻腳的閃避動作,更是一種在接勁時當下放鬆全身的接戰動作,所以是屬於倒手的第一個身體反應動作。

與「移位、位移」同時進行手臂「滾鑽爭裹」的「挫技」,加上掌隨肘走的鷹翻式「掀技」,無論是反推壓肘臂、反單雙手拿臂、反扣頸、反刀刺胸腹頭面、反刺拳勾拳、反抓肩袖、反搬腕截肘擒拿、........等各種接手技,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完全鬆掉肩膀,並放鬆整隻手臂和全身來施展有效技術,「移位挫掀」是宗岳門太極拳流派專有的倒手技法第一動作,必須絕對精熟,也必須做到完美。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5--2-5-5-2-5----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樣是以前學反身大纏的筆記
現在看起來
還真多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同樣是我之前的學反身大纏的筆記
給各位參考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樣是之前我學習的心得
公佈出來
供大家參考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
我必須說
張師兄好學深思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316 刀
我們第一次大課中講解刀法
其實刀是臂之延伸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位黃師兄2黃師兄如風般下壓肘帶掌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3/16  引進落空之肩概念      下壓肘1       反身大纏3 (移身)  腰隙概念
1.首先複習上次的引進落空之腋下之3種原型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Mar 13 Thu 2008 22:35
  • 置頂 FUNNY

布武文心 環合 武陵

行健萬蓁  抱一 振心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w.myblog.yahoo.com/pancalaking
黃師兄終於開班了
我的影片中很多都是黃師兄DEMO的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上教學生傷科手法
今天教的重點是
如何引導學生不要亂用手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身大纏進度

我教拳時用上一個假設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七堂課 
3/9 反身大纏2  外三合  帶掌肘擊概念練習  引進落空之腋下概念 上翻肘上 掌領腳領第1次示範
其實可以說可以外三合貫串,但是學生應該可以發現,為什麼我ㄧ直講這麼多觀念,一個動作可能有很多觀念可以解說,從不同角度,但是最後動作都合規矩,但是宗岳門力特色是這些東西可以最後自動融合在一起,不是別家說的學10種觀念加起來,而是融合起來。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太極拳的落空技術 
太極拳的落空技術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推法 藏下壓肘
結果推法一轉身 就變的複雜--對我來說
盤頭的只有推 托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三件事本來各自是一個觀念
卻因為融合理論將他們連結在一起
這是在接勁的觀念上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2周大致上的是推帶法的無力技術的練習
當然其中合併到舊的
融合觀念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天放假去石門水庫邊的福樺去住
前年我好像也說過泳池中的心得
這次我特地拍攝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教到上翻肘的深入時
看著學生作不出來
那時我說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翻肘進環
這是今天的重點
很難練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太極走粘與八卦本缷

.........為宗岳門各位師兄作掌法整理

 

王宗岳太極拳「陰即是陽,陽即是陰;走即是粘,粘即是走;攻即是守,守即是攻。」很多人不知道這個理論在太極拳中的中要,所以經常練出能能粘不走,能攻不能守的掌拳,以致於施技時,處處生錯。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新年快樂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翻肘是繼 中段落空 後
*中段落空
是單獨一項技術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談環的重要性 
傳統武術雙手講「圈」,也有講「環」,但大多數傳統武術所講的「環、圈」,僅只是一個手上繞圓圈的含糊觀念,並沒那個位置的繞圈稱為「環」,或那個位置的繞圈稱為「圈」的詳細差別。

到了王宗岳祖師創太極拳的時候,將太極拳的打擊,分為四正方和四斜角八個方位,於是內家武術終於出現了斜角打擊的概念,這時候的太極拳雙手所繞的圈圈,就只能在斜角的位置上了,其他部份的圈圈便全部被清除而不用了。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帶掌 的無力技術
變化層次

由一到四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考資料    王宗岳太極拳樁技 總論 --宗岳門文章 (作適當修改分列分行  方便講解)
周師兄又很快寫完心得了,   這次圖文並茂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內文需要補充加強的觀念,我在內容會以藍色字再補充說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宗岳太極拳的環纏手


「環」和「圈」的技術,是中國武術最重要的技術之一,無論是心意拳或太極拳或八卦掌等內家拳,以及其他種種拳術,都不斷地提 到「環」和「圈」的圓形戰技。但是當前各家的「環、圈」定義都是極為鬆散的,極為不精確的。當前武術界對於「環、圈」並沒有想像中重視,大凡一般武者提到的「環、圈」,大多只是「手上繞個圈」或「身手腿繞個圈」這樣簡單的論述而已,其中的方位及細節,則很少人加以重視。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進落空和四兩拔千斤
太極拳祖師王宗岳先生的《太極拳論》中說:「察"四兩拔千斤"之句,顯非力勝。」《打手歌》說:「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拔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

李亦畬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說:「昔人云:"能引進落空,能四兩撥千斤;不能引進落空,不能四兩撥千斤。」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引落合出是圓潤非圓
太極拳引落合出是圓潤非圓

------為宗岳門各位師兄做「引落合出」課後整理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宗岳太極拳樁技 總論 
王宗岳太極拳樁技總論

.........為宗岳門各位師兄作樁法用技整理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半環的重要性

 

「半環」這個武術概念,要從太極祖師王宗岳先生四正四隅拳理,所形成的斜角「全環」也就是「環」的概念確定之後,才更進一步有了「半環」的概念。

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歷史中,最先有的是「環圈」不分的概念,之後才有了王宗岳祖師的斜角「環」的概念,至於「半環」概念的生成,當然是在「環」之後。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宗岳太極拳 的三角形戰技
學習王宗岳太極拳,到了練習「採挒肘靠」的快速度攻擊,尤其是想要用「肘、拳」進行雙手連續快速出拳攻擊時,就必須深入了解雙手「連環」所形成的「正三角形」作戰技術。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太極拳不離中

太極不動手,動手非太極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eglgc | 14 January, 2008 1:09

1/13  宗岳門最終理論環概念    捲落概念        環概念結合沾衣摔2           結合撞鐘式發勁Z-----已上完
**************************************************************************************************
我改變想法,直接給最直接有關環的技術,因為這是近期反省下的結論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13  宗岳門最終理論環概念    捲落概念        環概念結合沾衣摔2           結合撞鐘式發勁Z-----已上完
**************************************************************************************************
我改變想法,直接給最直接有關環的技術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星期6下午和宗長談了很久
技術部份先不說
我轉述宗長的一部分想法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位熱血武者,這個網誌我不預備作各種流派辯駁之用,因為各門各派那永遠辯不清,(如果你有辦法辯贏合氣道眾多學習者說,你們學的只是......派的某些技法,或是說服跆拳道說,你們只是中國腿法的一個分支....我作這樣的類似胡亂牽扯的舉例,因為我們自己倒是常常被認為是八卦掌的變形)如果老是有人想要一吐各種不平之氣,請直接邀約參觀,我相信大家都會熱情接待,只是不要影響學生的學習,對於技術層面的討論,我們才有興趣,你說我們不會八卦掌,對啊,題目就是太極拳不是嗎?所以我隱藏之前這些無關的辯論,因為這無益於人,不管是您或是我的學生,人間有那麼多事要作,怎麼老是要挑這種雞毛的事當令箭。

20080111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這篇文章請萬蓁道館學生再重新看一次,劃線部分請重新思考一次
在道場 教學時, 經常會發現,練過外門內外家武術多年的師兄,總會暗中偷偷用「明勁」拉拉扯扯,或暗中偷偷用「明勁」推人扭人,這種習慣一直改不過來,老師初時以為這只是因為師兄還不能徹底明白內家鬆柔不用力的技法所致。

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師兄們過去在外門所學有關內家「勁法」的根本觀念入門錯誤,以至於在對練時,誤把偷偷在暗中拉扯推扭的「明勁」當成「暗勁」在用。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宗長的新網頁已經逐步成型,今天已經可以看到原始版,將宗岳門完整的體系公佈
還有 環合道館 ,蔡佳宏師兄在台南的道館 
宗長說到這個體系內,不用擔心你新收的徒弟就在你旁邊跟你搶學生,下一步就是教學系統的提升,這可是件辛苦的工作說。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教學之後,我傾向一件事,
一是要將宗長文章徹底解析全部,找出教學點關念點,及動作點(有時會重複)
觀念需要被導正,但是若是有動作輔佐更加,而動作中盡量每一"變"都練習過,要求本卸拆變全部審查一次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20080106(本篇非技術文章)
第一次上課 桃園鄭師兄   基隆鄭師兄  台北周師兄  台北黃師兄  台中王師兄  台中王師姐
本來不是5位嗎??  台中王師姐是誰?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情剛好是發生在我們班,宗長說很有意思,特別記錄下來,給大家參考。
先看看宗長講的    學太極拳要重視手法掌法 
太極拳當前打擊技術失落的最大問題就在這裡,由於推手倒果為因地重視「身法、腿步法」,反而讓強烈攻擊敵人和控制敵人的「手法、掌法」技術不見了;即使還存在於拳架中,太極拳「推托帶領」四個手法,也沒有像拳擊的「刺拳、勾拳....」這般清楚顯現,很多太極拳在應用時,呈現出來最大的手法,就只剩「推人發勁」的手形。

gregl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